案例背景
2025年6月9日,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以下簡稱“食安中心”)公布了一則關于蜜雪冰城香港門店的食品安全通報。據通報,食安中心從沙田好運中心蜜雪冰城門店抽取的冰凍甜點樣本經檢測發現,大腸菌群含量為每克170個,總含菌量為每克75000個,均超出香港《冰凍甜點規例》規定的上限(大腸菌群每克不超過100個,總含菌量每克不超過50000個)。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公眾關注,對蜜雪冰城的品牌形象及香港市場的運營構成了挑戰。
面臨的挑戰/問題
食品安全信任危機
大腸菌群超標事件直接影響了消費者對蜜雪冰城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在香港這個高度注重食品安全的社會環境中,此類事件往往會對品牌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法規遵從與處罰風險
根據香港《冰凍甜點規例》,違法者一經定罪,將面臨最高10000港元罰款及3個月監禁的處罰。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法律遵從成本,還可能因處罰而進一步損害品牌形象。
市場競爭壓力加劇
在香港這個競爭激烈的餐飲市場中,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會成為競爭對手攻擊的把柄,加劇市場競爭壓力。
采用的策略/方法
立即響應與整改
停售與棄置相關產品
涉事門店迅速響應食安中心的通報,立即停售并棄置所有可能受污染的產品,以防止問題擴大。
強化衛生教育與培訓
門店負責人及員工接受食安中心的食物安全和衛生教育,并加強內部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徹底清潔與消毒
涉事門店進行全面清潔與消毒,確保所有設備、器具及環境達到食品安全標準。
加強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完善供應鏈監管
加強對原材料供應商的審核與監管,確保所有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強化產品質量檢測
增加產品抽樣檢測頻次,確保每一批次產品均符合食品安全法規要求。
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機制
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應急機制,包括快速響應流程、危機公關策略及后續改進措施等。
實施過程與細節
響應階段
涉事門店在接到食安中心通報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員工對可能受污染的產品進行排查、停售與棄置。同時,門店負責人與食安中心保持密切溝通,了解事件進展及后續處理要求。
整改階段
在食安中心的指導下,涉事門店對所有設備、器具及環境進行全面清潔與消毒。同時,組織員工參加食品安全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能。此外,門店還加強與供應商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排查問題源頭并制定改進措施。
評估與改進階段
整改完成后,涉事門店邀請第三方檢測機構對產品進行抽樣檢測,確保產品質量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同時,門店還建立了定期自查與評估機制,及時發現并改進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的不足之處。
結果與成效評估
短期成效
涉事門店通過迅速響應與整改,有效防止了問題擴大,避免了更嚴重的法律后果。同時,通過加強與消費者的溝通與交流,逐步恢復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
長期成效
此次事件促使蜜雪冰城香港團隊深刻反思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中的不足之處,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通過完善供應鏈監管、強化產品質量檢測及建立食品安全應急機制等措施,提高了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及市場競爭力。
經驗總結與啟示
成功經驗
- 迅速響應與整改:涉事門店在接到通報后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問題擴大。
- 加強內部培訓與教育:通過食品安全培訓與教育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能。
- 完善管理體系:通過完善供應鏈監管、強化產品質量檢測等措施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失敗教訓
- 食品安全意識不足: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員工對食品安全法規及標準的認知不足。
- 供應鏈監管不嚴:原材料供應商審核與監管存在漏洞,導致問題產品流入市場。
可推廣的啟示
- 加強食品安全法規宣傳與培訓:企業應定期組織員工參加食品安全法規及標準培訓,提高全員安全意識。
- 完善供應鏈管理體系:加強對原材料供應商的審核與監管,確保所有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 建立健全應急機制:企業應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應急機制,包括快速響應流程、危機公關策略及后續改進措施等,以應對可能的食品安全事件。
Q&A
Q:此次事件對蜜雪冰城香港市場的影響有多大? A:此次事件對蜜雪冰城香港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包括品牌形象受損、消費者信任度下降等。但通過迅速響應與整改以及后續改進措施的實施,企業正逐步恢復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 Q: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A: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企業應加強食品安全法規宣傳與培訓、完善供應鏈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應急機制等措施。同時,加強對原材料供應商的審核與監管,確保所有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文章評論 (1)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