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隴南徽縣強降雨引發的山體滑坡解析
一、引言:強降雨下的自然災害
2025年7月2日至3日,甘肅隴南市局地遭遇強降雨天氣,徽縣部分山區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導致當地一家施工工地的兩名工人不幸身亡。這一事件再次敲響了自然災害的警鐘,提醒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地質安全問題,加強防災減災工作。
二、山體滑坡的成因
1. 地理條件
山體滑坡的發生與地理條件密切相關。首先,巖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些結構松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的巖土,如松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等,在水的作用下容易發生性質變化,從而成為滑坡體的潛在來源。
2. 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條件也是影響山體滑坡的重要因素。當組成斜坡的巖、土體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同時,這些構造面還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增加了滑坡的風險。
3.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條件同樣對山體滑坡有著重要影響。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的斜坡,特別是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此外,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以及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地段也易發生滑坡。
4. 水文地質
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地下水能夠軟化巖土、降低巖土體的強度,并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從而增大滑坡的可能性。特別是在暴雨或長時間的連續降雨之后,地下水位的急劇上升往往成為滑坡的直接誘因。
5. 人為因素
不合理的人類工程活動也是誘發山體滑坡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開挖坡腳、坡體上部堆載、爆破、水庫蓄(泄)水、礦山開采等活動都可能破壞自然坡體的穩定性,從而引發滑坡。
三、山體滑坡的危害
山體滑坡不僅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還會對附近道路交通造成嚴重威脅。滑坡體在高速下滑過程中會攜帶大量土石方,對沿途的建筑物、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造成巨大沖擊和破壞。此外,滑坡還可能引發次生災害,如泥石流等,進一步加劇災害的嚴重程度。
四、山體滑坡的預防與救援
1. 預防措施
- 建立監測預警系統:通過專業人員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監測隊伍,對重要的地質災害點進行實時監測,及時發現并預警滑坡風險。
- 加強地質勘察:在工程規劃和建設前,應進行詳細的地質勘察,了解地質構造、巖土性質和地下水條件等信息,為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 合理規劃工程活動:在山區進行工程活動時,應合理規劃布局,避免開挖坡腳、堆載坡體上部等破壞自然坡體穩定性的行為。
- 提高公眾意識: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提高公眾對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的認識和防范意識。
2. 救援措施
- 力量調集:在滑坡發生后,應及時報請政府啟動應急預案,調集公安、消防、醫療、地質等部門協助處置。
- 現場警戒:根據滑坡體的方量及危害程度,確定現場警戒范圍,禁止人員、車輛進入警戒區域,并啟動應急撤離方案。
- 偵察監測:對山體滑坡的地質情況進行偵察,確定可能再次發生滑坡的區域,并進行不間斷監測。
- 開辟通道:迅速調集大型機械工程車輛,在現場開辟空闊場地和進出通道,確保救援車輛和人員的順利進出。
- 搜救被困人員:在滑坡體趨于穩定后,啟動搜救工作預案,利用生命探測儀、破拆器材等設備深入現場搜尋救生。
五、案例分析:甘肅隴南徽縣山體滑坡事件
2025年7月2日至3日,甘肅隴南市徽縣因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造成當地一家施工工地的兩名工人死亡。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構成了嚴重威脅。通過對此類事件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山體滑坡的成因、危害及預防救援措施的重要性。
六、Q&A
Q1:什么是山體滑坡? A1:山體滑坡是指山體斜坡上某一部分巖土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結構面產生剪切位移而整體地向斜坡下方移動的現象。 Q2:如何預防山體滑坡? A2:預防山體滑坡需要建立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地質勘察、合理規劃工程活動并提高公眾意識等措施。 Q3:滑坡發生后應如何救援? A3:滑坡發生后,應及時調集救援力量、進行現場警戒、偵察監測、開辟通道并搜救被困人員。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讀者對山體滑坡這一自然災害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面對自然災害時,我們應保持冷靜、科學應對,共同守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文章評論 (5)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