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場策略失誤
高價定位與市場需求不符
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的定價策略顯然與其目標消費群體存在偏差。作為日本第二大回轉壽司連鎖品牌,くら壽司在日本本土以性價比著稱,然而在中國市場,其人均消費定位在100元以上,遠高于日本本土的售價。據公開報道,くら壽司在上海龍之夢店開業時,每盤產品售價約為12元人民幣,是日本售價的兩倍多。這種高價策略在中國市場并未得到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尤其是在回轉壽司這一相對平民化的餐飲品類中。
擴張速度緩慢,錯失市場機遇
くら壽司在進軍中國市場初期,曾計劃在未來十年內開設100家門店。然而,自2023年6月在上海開出首店后,僅在兩個月內連續開設了另外兩家門店,此后便再無擴張動作。相比之下,其他日本壽司品牌如壽司郎和濱壽司在中國市場的擴張速度明顯更快。壽司郎計劃在大中華區2025財年將門店數量增至157-161家,2026財年進一步增至190-193家。くら壽司的緩慢擴張速度使其錯失了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
二、消費者反饋不佳
產品質量與服務體驗受質疑
在消費者反饋方面,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不少消費者在大眾點評等平臺上給くら壽司貼上了“味道差”、“產品品類少”、“食材不新鮮”等負面標簽。甚至有消費者直言其三文魚生魚片有腥味,壽喜鍋全是蔥,烏冬面難吃發苦。這些負面反饋無疑對くら壽司的品牌形象和口碑造成了嚴重影響。
降價促銷效果不佳
為了挽回市場,くら壽司也曾嘗試通過降價促銷等活動來吸引消費者。例如,2023年8月,くら壽司推出活動將門店菜品降至10元/盤;2024年10月,再次降價至8元/盤。然而,這些降價措施并未能顯著提升くら壽司的客流量和銷售額。消費者對于其高價低質的印象已經根深蒂固,降價促銷難以改變這一局面。
三、行業競爭加劇
本土品牌崛起與外來品牌競爭
在中國市場,くら壽司不僅面臨著來自其他日本壽司品牌的競爭,還面臨著眾多本土壽司品牌的挑戰。近年來,中國日料壽司行業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尤其是在消費趨勢、市場結構和品牌策略方面。本土壽司品牌如金匠壽司、小喬壽司等迅速崛起,占據了市場份額。這些本土品牌更加了解中國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
行業趨勢變化與消費者偏好轉移
此外,行業趨勢的變化也對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產生了影響。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對于日料壽司的偏好逐漸從高端化轉向平民化、本土化。高性價比的壽司受到熱捧,而定價偏高的板前店則進入瓶頸期。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的高價策略顯然與這一趨勢不符,導致其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四、行業趨勢分析與未來預測
日料壽司行業平民化、本土化趨勢加速
從行業趨勢來看,中國日料壽司行業正經歷著平民化、本土化的轉型。隨著消費者對于日料壽司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不斷提高,以及本土壽司品牌的迅速崛起,高性價比的壽司將成為市場主流。同時,本土化改良也將成為日料壽司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未來,國內日料餐飲店的供應鏈本土化將深化,國產三文魚、鰻魚等食材使用率將繼續提高。
くら壽司未來市場策略調整建議
對于くら壽司而言,要想在中國市場重新獲得競爭力,必須對其市場策略進行大幅調整。首先,應降低產品定價,提高性價比以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其次,應豐富產品品類和提升食材新鮮度以改善消費者體驗。此外,還應加快擴張速度以搶占市場份額并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時,加強與本土消費者的溝通和互動也是至關重要的。
行業展望與潛在機遇
盡管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遭遇了挫折,但整個日料壽司行業在中國市場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消費者對于日料壽司的偏好不斷轉移和本土壽司品牌的崛起,行業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對于外來壽司品牌而言,要想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必須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并制定相應的市場策略。
Q&A
Q1: 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1: 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高價定位與市場需求不符、擴張速度緩慢錯失市場機遇、消費者反饋不佳以及行業競爭加劇等。 Q2: 中國日料壽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A2: 中國日料壽司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將呈現平民化、本土化加速的特點。高性價比的壽司將成為市場主流,同時本土化改良也將成為重要發展方向。 通過對くら壽司在中國市場失敗原因的深入分析以及行業趨勢的展望,我們可以看出,要想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外來壽司品牌必須深入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并制定相應的市場策略。同時,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偏好的轉移,日料壽司行業也將迎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文章評論 (5)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