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地理位置與氣候特點
榕江縣位于貴州省東南部,四周高山環繞,為全縣海拔最低的壩區,三條河流在此匯聚后流向下游。自2025年6月18日起,榕江縣連續多日遭遇大到暴雨,降水量遠超歷史同期平均水平,導致洪水頻發。
“村超”球場的重要性
“村超”即貴州榕江(三寶侗寨)和美鄉村足球超級聯賽,自2023年由三寶侗寨村民自發組織舉辦以來,迅速火爆出圈,成為中國鄉村“現象級”賽事和貴州的一張新名片。2025年參賽村隊達到了108支,球場及其周邊設施成為當地重要的體育和旅游資源。
面臨的挑戰/問題
洪水頻發,災情嚴重
2025年6月24日以來,榕江縣先后遭遇兩輪特大洪水。第一輪洪水導致縣域內6人不幸遇難,第二輪洪水則發生在第一輪洪水退去僅三天之后,且再次淹沒“村超”球場,給當地民眾生活和經濟帶來巨大沖擊。
人員撤離難度大
榕江縣城區人口密集,且地勢低洼,洪水來襲時人員撤離難度較大。特別是在第二輪洪水來臨前,當地剛剛完成第一輪洪水的災后清淤工作,民眾對再次撤離的心理準備不足。
災后重建任務艱巨
洪水退去后,榕江縣面臨艱巨的災后重建任務。不僅需要迅速恢復受損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還需要對受災區域進行全面消殺,防止疫情爆發。同時,“村超”球場的清理和修復也是一項緊迫的工作。
采用的策略/方法
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
面對連續強降雨和洪水頻發的情況,榕江縣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及時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從Ⅳ級逐步提升至Ⅰ級,確保防汛工作有序開展。
組織人員緊急撤離
在洪水來臨前,榕江縣迅速組織人員撤離。通過發布撤離通知、劃定撤離路線、組織黨員干部上門通知等方式,確保民眾在洪水來臨前安全撤離至高處。
災后重建與消殺工作同步推進
洪水退去后,榕江縣立即啟動災后重建工作。一方面組織力量對受損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進行搶修;另一方面對受災區域進行全面消殺,防止疫情爆發。同時,對“村超”球場等標志性體育設施進行清理和修復。
實施過程與細節
防汛應急響應提升
6月28日5時至12時30分,榕江縣防汛應急響應連續從Ⅳ級提升到Ⅰ級。期間,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密切關注水情變化,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為人員撤離和災后重建贏得寶貴時間。
人員撤離過程
在第二輪洪水來臨前,榕江縣迅速組織人員撤離。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多種方式發布撤離通知,同時劃定七條撤離路線,組織8000余名黨員干部挨家挨戶上門通知居民撤離。截至6月28日18時,已緊急組織撤離轉移群眾共計11992戶41574人。
災后重建與消殺工作
洪水退去后,榕江縣立即啟動災后重建工作。一方面組織搶修隊伍對受損的道路、橋梁、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進行搶修;另一方面組織專業消殺隊伍對受災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同時,對“村超”球場等標志性體育設施進行清理和修復,確保盡快恢復正常使用。
結果與成效評估
人員安全撤離
在第二輪洪水來臨前,榕江縣成功組織人員撤離至高處,避免了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這得益于防汛應急響應的及時提升和撤離工作的有序開展。
災后重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經過緊張有序的災后重建工作,榕江縣受損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已逐步恢復使用。同時,受災區域的消殺工作也取得初步成效,有效防止了疫情的爆發。
“村超”球場清理修復進展順利
在“村超”球場被淹后,榕江縣迅速組織力量進行清理和修復工作。目前,球場內的淤泥已基本清理干凈,正在進行設施修復和場地平整工作,預計將在短期內恢復正常使用。
經驗總結與啟示
加強防汛應急體系建設
榕江縣在面對連續強降雨和洪水頻發的情況時,能夠迅速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有序組織人員撤離和災后重建工作,得益于完善的防汛應急體系建設。因此,同類地區應加強防汛應急體系建設,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強化人員撤離和安置工作
在洪水來臨前,榕江縣能夠迅速組織人員撤離至高處,避免了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這得益于撤離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安置工作的妥善安排。因此,同類地區在應對自然災害時,應強化人員撤離和安置工作,確保民眾生命安全。
加強災后重建和消殺工作
洪水退去后,榕江縣能夠迅速啟動災后重建和消殺工作,得益于完善的災后重建機制和專業的消殺隊伍。因此,同類地區在應對自然災害時,應加強災后重建和消殺工作,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推動“村超”等標志性體育設施的恢復與重建
“村超”等標志性體育設施的恢復與重建對于提升地區形象和促進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災后重建工作中,應優先考慮標志性體育設施的恢復與重建工作,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Q&A
Q1:榕江縣在面對洪水時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A1:榕江縣在面對洪水時采取了提升防汛應急響應級別、組織人員緊急撤離、災后重建與消殺工作同步推進等具體措施。 Q2:“村超”球場在災后恢復中面臨哪些挑戰? A2:“村超”球場在災后恢復中面臨淤泥清理、設施修復、場地平整等挑戰。同時,如何盡快恢復正常使用并保障賽事順利進行也是一大考驗。
文章評論 (2)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