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馬斯克公開罵戰始末
一、罵戰背景:從政商蜜月到期望落差
在2024年,特朗普與馬斯克曾有過一段“政商蜜月”。馬斯克以其科技巨頭的身份和巨額捐贈,成為特朗普政府改革的重要推手,甚至出任了“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誓言要削減萬億美元聯邦赤字。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產生了巨大的落差。 馬斯克在任期間,雖然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裁員和腐敗合同曝光,但所實現的財政支出削減額遠未達到其預期目標。同時,特朗普政府的某些政策,如關稅政策,也對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這些分歧和沖突逐漸積累,為后來的罵戰埋下了伏筆。
二、罵戰導火索:稅改法案的爭議
2025年5月22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一項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即“大漂亮法案”。該法案旨在削減稅收、醫療補助、食品援助、教育和清潔能源支出,并將節約出的資金用于軍事與邊境安全,同時提高債務上限。 然而,這一法案卻引發了廣泛的爭議和批評。馬斯克作為“政府效率部”前負責人,更是對該法案表示了強烈的反對。他認為,該法案將使本已龐大的美國聯邦政府赤字進一步加劇,讓美國公民背負難以承受的債務負擔。此外,馬斯克還指責該法案是在深夜迅速通過的,他從未有機會審閱其內容。
三、罵戰升級:個人恩怨與政策分歧交織
6月3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直言不諱地批評了這項法案,稱其為“荒謬可笑、充斥著政治操弄,讓人厭惡”。隨后,特朗普也加入了這場爭論,他在社交媒體上回應稱,馬斯克對撤銷電動汽車“強制令”感到很不高興,并指責馬斯克開始“失去耐性”。 6月5日,兩人的罵戰進一步升級。特朗普連發兩推,稱他要求馬斯克離開“政府效率部”,并撤銷了馬斯克強推的電動汽車“強制令”。馬斯克則迅速反駁稱,這項法案他從未看過,且是在深夜迅速通過的。特朗普還對馬斯克發出了威脅,表示在數十億美元的預算中,最簡單的省錢方法就是終止馬斯克的政府補貼和合同。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馬斯克也不甘示弱。他表示,鑒于總統關于取消政府合同的聲明,SpaceX將立刻開始退役龍飛船。同時,馬斯克還公開表態認為特朗普應該被彈劾,并指責特朗普“忘恩負義”,如果沒有他的幫助,特朗普無法成功贏得總統選舉。
四、罵戰影響:特斯拉市值暴跌,政商關系緊張
這場公開罵戰不僅讓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的關系降到了冰點,也對特斯拉公司的市值產生了巨大的沖擊。6月5日,特斯拉股價一度暴跌16%,市值蒸發超1500億美元。這一跌幅創下了特斯拉自2023年3月10日以來的最差單日表現。 此外,這場罵戰也進一步加劇了政商關系的緊張。特朗普政府的某些政策與馬斯克的商業利益產生了直接的沖突,這使得馬斯克不得不在個人立場和企業利益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而特朗普則對馬斯克的獨立性日益不滿,認為其“不可預測”,并可能將其視為潛在的威脅。
五、未來展望:政商關系何去何從?
這場公開罵戰后,特朗普與馬斯克之間的關系已經降至冰點。未來,兩人的政商關系將何去何從?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可能會繼續推行其保護主義政策和關稅政策,這將對特斯拉等依賴全球供應鏈的企業造成更大的沖擊。另一方面,馬斯克也可能會繼續利用其科技巨頭的身份和影響力,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進行批評和抨擊。 然而,無論兩人的關系如何發展,我們都應該認識到,政商關系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能帶來政策紅利和商業機遇,也可能引發利益沖突和風險挑戰。因此,在處理政商關系時,我們需要更加謹慎和理性地看待其中的利弊得失。
Q&A
Q1:特朗普和馬斯克為什么會產生矛盾? A1:特朗普和馬斯克之間的矛盾主要源于政策分歧和個人恩怨。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某些政策與馬斯克的商業利益產生了直接的沖突;另一方面,兩人在處理政府改革和貿易政策等問題上存在著根本性的分歧。 Q2:這場罵戰對特斯拉有何影響? A2:這場罵戰對特斯拉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特斯拉股價一度暴跌16%,市值蒸發超1500億美元。這一跌幅不僅讓特斯拉投資者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也對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和未來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文章評論 (1)
發表評論